【新学期】第二课堂优秀教师:杨红
愿化作迎春花
百花千卉共芬芳!
语言表演专业——杨红老师
十九年前的三月,我踏进九江市青少年宫,作为一名少儿语言表演老师开启了新的征程。
多年的教育生涯中,既体会过成功的快乐,也遇到过许多困难。然而,正如宋代韩琦的诗句所说“迎得春来非自足,百花千卉共芬芳”,一个个孩子的成长、一则则有趣的故事、一段段亲情友情,成为了我克服艰难、继续前进的动力。
见证孩子们的成长
在课堂中,最幸运的事就是见证孩子们的成长。几年前,有位家长忧心忡忡地找到我,她儿子刚上幼儿园,胆子很小,常常一个人待在角落,甚至无法和老师、同学正常交流。奶奶担心孩子受欺负,都不愿他去幼儿园。听说语言表演课氛围不错,孩子奶奶便提前来“旁听考察”。第一天上课,小男孩蜷坐在最后一排离门口最近的位置,一言不发。慢慢地,他开始关注同学们的一举一动,看到好的表演也会跟着鼓掌。
第二节课,他开始慢慢参与到课堂当中。第三周,妈妈问他还去不去,他点点头说“去”。那天,我要求他上台表演,他紧张到整个身体都在发抖,动作慢了小半拍,但他坚持把作品表演完,台下同学送给了他热烈的掌声,我看向门口的妈妈,她激动地哭了。后来,小男孩的座位离我越来越近,不仅声音洪亮了,偶尔还能接上我的话茬,逗得同学们捧腹大笑。那个不敢说话的孩子现在成了“话痨”,孩子妈妈告诉我,现在孩子每天回家都要把上课时发生的事儿绘声绘色地表演一番,成了爷爷奶奶的“开心果”。
惊艳于孩子们的优秀
在教学里,总是有些孩子的优秀常常让我感到“惊艳”。记得有个姓樊的女学员,有一次她报名参加了区诗朗诵比赛,选择的作品是《将进酒》。与其他等待指导的孩子不同,她在找我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想法。只有小学三年级的她,早已对诗句的意思细细琢磨,对创造背景进行了解,以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。甚至还通过阅读李白的其他作品,探索其中的关联。
当第一次在我面前表演时,她声情并茂的朗读让我惊讶不已。在对发音和动作稍加修正后,她依然勤练不辍,每天写完作业后都要练上几遍,还主动要求家人提意见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她在那次比赛里拿下了一等奖。
后来,她又获得了更多外出参赛和表演的机会,丰富的经历进一步拓展了她的眼界,她说自己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旅行美食家,去更广阔的天地让更多不同的人认识她。
家长就是我的“大后方”
有些家长自己喜欢语言表演,孩子来学习了,他就更加积极。有这样一位可爱的爸爸,我每上完一堂课,他都会迫不及待的问下一堂课的内容,还建议我发个“课程预告”,让家长们先读、先了解,后来孩子妈妈告诉我,这父子俩在家一起讲故事,还举办了“家庭绕口令大赛”,鼓励家中老人参与进来,最近父子俩开始搭伙说相声,研究说学逗唱,家中曲艺氛围空前高涨。
时间长了,我和学生家长也都成了好朋友,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始终离不开家长们的鼎力相助。孩子们参加蒲公英大赛时,作为化妆师的家长主动给所有孩子化妆、做造型;去外地演出时,家长们相互联系,安排好车辆接送孩子……家长就是我的“大后方”,他们给了我极大的帮助,让我有更多的精力安心教学。
有人说,教师是“红烛”、是“园丁”,而我愿作一支迎春花,带领着姿态各异却同样芬芳的“花儿”,迎接未来每一个春天!